INFORMATION
“金点子”精准命中工伤认定关键
2016-09-18 15:19:53
26

他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,2003年进入嘉定人社局就业培训部门工作。2007年转入该局社会保障科,从事工伤认定、鉴定工作。由于他善于学习,精通业务,2009年担任了科长。当了基层领导后,他更加以身作则,锐意进取,在案件分类受理,现场调查取证,出门服务等方面,创造了多项全市“第一”,连续五年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。

他就是嘉定区社会保障科科长陆健,本期讲述邀他担任主角,述说他的“金点子”和工作历程。

案件分类,保持多年人均办案率全市第一

从2007年至2015年底,嘉定区工伤认定63000余件,劳动能力鉴定40400余件,而专职从事这两项工作的,我们部门只有17个人,人均办案率始终保持全市第一。

这个“第一”是怎么得到的呢?

在从事工伤认定工作中,我始终在琢磨一对“矛盾”。众所周知,凡是发生了伤害事故,受伤职工都急于早点做出工伤认定,维护自身的权益。而对企业来说,认为职工确实属于工伤范围的,也急于早点走工伤认定程序,可以将受伤职工的各项费用纳入相关保险基金,减少企业的损失。而按照正常的工伤认定一般程序,无论是受理、还是审核、认定以及发件,都需要一定的时间。一边心急火燎,一边依法按规,就会产生矛盾。

而另一对矛盾,则是受伤职工认为自己属于工伤范围,希望早点认定;企业却认为不是工伤,职工再急,企业也要“辨明是非”。即便我们部门加班加点处理,企业也不“领情”。如何来解决这两对矛盾?经过思考,我想到了分类处理的“金点子”,与科里的同事一起,首创性地设计了两个程序。如果是受伤职工与企业管理者一起来办理工伤认定,且案情较为简单,我们开设了简易程序通道,只要递交的相关材料符合规定,当场受理,进入审核流程,一般不做现场调查。如果是企业不认可,职工自行前来办理且案情复杂的,我们设立了复杂流程,由专人受理,经过初审,进行现场调查,根据调查结果再行处理。如果是疑难案件,我们还要组织由各方面专家参与的研讨会,对案情进行深入的剖析讨论。碰到高难度案情,研讨会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分歧,我们便提出自己的观点,报告上级部门,请示区政府、区法院。

两个不同程序启动后,既满足了受伤者的需求,也符合工伤认定程序,使我们加快了绝大多数案件的受理速度,也确保了办案的质量。至今,我们始终保持人均办案率全市第一,而嘉定区人社局工伤认定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的“纪录”,这也是我引为自豪的事。

严格把关,操作却要有情有义

在现实生活中,有的职工受了伤害,却不符合工伤认定要素,但职工因伤而陷入生活困境,我们如何来帮助职工渡过难关?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。在琢磨中,我想到了把关严格、有情操作的“金点子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每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,必须铁面无私,不属于工伤认定范围的伤害,绝不能出具工伤认定文书。但在具体操作时,则要做到有情有义,尽一切可能帮助受伤职工,竭力化解矛盾。

前几年,一家餐饮公司的职工小李发生了交通事故,导致其小腿骨折。小李认为,事发时自己正处于下班途中,且在该交通事故中承担非主要责任,要求认定为工伤。单位却认为,小李未按规定时间下班,且在未请假或任何领导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离岗,故不能认定为工伤。经过调查,我与同事确定了小李确未在单位规定的下班时间、未经同意擅自离开单位的情节,虽然我们同情小李的遭遇,但还是做出了不予认定的决定。

案子结束后,我主动找到该企业领导,述说了小李一家的困难。我说,尽管小李有这样那样的错,但受到伤害的他毕竟是个弱者,企业应该有同情心,在他最困难的时候,伸出道义的手,帮他一把。

在我的一再劝说下,企业同意向保险公司索赔,索赔所得归小李所有,并对小李适当补助。至此,我们既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,也帮助职工渡过了难关。